從農技援外的轉型談起

   
據悉,國合會將技術團全面改為駐外經理人制,並自明年元月起開始執行。

   
一般而言,除技術合作之外,台灣的援外常未經完整的規劃,造成許多不清不楚的外交爛帳,因此被冤枉為「金援外交」(請參見「重新思考援助策略」及「援外,台灣又被冤枉了」篇)。技術合作,尤其是農技援外,除極少數政治考量的項目外(請參見「從《到葉門釣鮭魚》說起」篇),都是計畫導向、程序合法及一切透明,是沒有不正當金錢往來的協助農技援外絕非所謂的「拼裝車」,它如果不是正派、正軌的技術援助,就不會長期博得國內外的讚許。

   
首先要澄清的是,農技援外合作計畫是由雙方(駐在國合作機構和技術團)共同執行。因此沒有所謂的「移轉」,而是「終止」援助(美名為合作)。然而,長久以來或因駐在國配合效率不彰,或因我方為求計畫速效,計畫變成由我方主控,而被誤為「我方的計畫」。您深入瞭解「農技援外」的實質時,您會發現過去缺少的是主管機構的「嚴格的監督」「階段性評估」,並非本質上有問題。

   
五十年來,農技援外工作從未被冤枉為「金援外交」,或成為不清不楚的外交爛帳。縱然執行時有偏差,例如基金的產生、使用或控管產生的瑕疵,其偏差不在於本質。主管機構只要加強監督,隨時導正,即可防患於未然

   
記得早年參加「產銷班講習」時,講師在台上述說產銷班的成效,宣稱在全台已組織多少產銷班。曾詢問:現有的產銷班中創辦最久的是幾年?結果講師偏離問題,沒有回答。成效不在於辦多少,在於永續了多久。正如在風中點蠟燭,不在於點了多少支,在於還剩幾支亮著。試想,坐在台北辦公室的主辦業務者,僅憑幾頁技術團工作報告,就能監督得了。何況技術團的報告還可能有意無意的誤導,像是那位講師。主辦者不是無法監督,只要主動找出問題,要求技術團提供補充資料。主辦者如有經驗,即使是還沒彙整的原始資料,仍可看出端倪。

   
另一方面,國內派遣的技術合作評估團在出國前,必須與國內主辦業務者詳談,出發前即已找出執行疑問,以及到達駐地時的視察、評估重點。由於視察時間不長,不能蜻蜓點水、走馬看花。舉行合作雙方高層次的討論,解決發現的問題,是評估團的重點工作。如任一方確實無法履行計畫內規範的義務時,可中止計畫執行。如此始可解決計畫無法按計畫執行,成為「我方的計畫」之困境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