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技援外的成功要素

   
台灣前一陣子鬧的沸沸揚揚的事,應該是香蕉、木瓜、大蒜等農產品產銷失衡的問題。這種事每年都發生,只是農產品的種類不同而已。在位者只是一味想將過剩的產品銷出去,不思如何去防止產銷失衡,好像是束手無策。農產品產銷失衡的對策不是沒有,農委會的飽學之士們個個都可講出一堆對策來。那麼為什麼沒效?應該是執行不力吧!在此並非要討論這話題,「肉食者謀之,又何間焉。」只是將它點出,純為開場白。

   
截至20056月底止(台灣對外技術援助45週年),台灣前後曾與73個國家技術合作,派遣之技術團隊合計111個,派駐之技術人員達14,500人次。人們過於強調這些在異鄉打拼的駐外技術人員的艱苦,而忽略了他們的貢獻。駐外技術人員絕不只是「沒有功勞,也有苦勞」,而是『的的確確有戰功。』他們知道當地農民的需求,親身造福農民,不是以顧問身份寫計畫而沒執行,因而獲得『有農耕隊就有得拍,有得寫』的讚譽。這些話不是援外人員自己說的,是出自張桂越的著作《失去非洲的犀牛》。旁觀者清,比較持平,所以常擇錄引述。

   
在這兒說個小故事。台灣有個考察團在參觀農民的西瓜園時,有位園藝專家蹲下身要摘果,被農民制止。這實在是個尷尬的場面。園藝專家的疏果動作沒有錯,在學理上,一條瓜蔓不能結太多果實,否則果質不良。農民也沒有錯,品質優良的西瓜是供應當地的小眾市場;品質差強人意的西瓜才是大眾市場,正是這位農民的主市場。農技援外要克服的不只是技術問題和經濟問題,還需面對當地的社會運作現存體系。未融入當地的社會運作中,就會發生類似情形。

   
和台灣的農委會一樣,第三世界國家的「農業專家很多,國外留學的博士專家為數不少。」(語出吳仁修大使的《外交生涯四十年雜憶》)。第三世界不缺寫計畫的人,缺的是有執行力的人。

   
成功的援外工作往往不是因為他們的高深知識,而是因為執行者熟悉應該在第三世界如何做事。在「技術團的稻作計畫()篇」曾提及「西方專家祇在辦公室裡草擬計畫,交付當地人執行,計畫淪為空談」。此話沒錯,西方專家也沒錯,錯在發生的地點是第三世界,不是台灣或進步國家。差別無它,就是「執行力」

   
台灣的援外經費並不寬裕,實不應浪費在顧問身上,寫了一堆計畫,因缺執行力而不見成效。第三世界缺的是執行力,忽視它,一切枉然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