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鏡國際合作經驗()

       
自從1950年代以來,富裕國家的平均國民所得實質上成長了將近三倍,與此同時,第三世界國家在這方面卻幾乎是毫無變化。西方社會過去五十年來對非洲近六千億美元的援助和救濟,似乎沒產生任何影響。

   
不斷地聽到各國政府援助第三世界國家,但是幾乎看不出援助在哪裡。來到開發中國家工作的外國人員都待不久,所以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失敗的全貌。而當地人民見到的只是,外國人來了又走。

   
借鏡國際合作失敗和成功的經驗,可降低未來失敗的可能性。下面略舉一些國際合作經驗,先做簡短說明,容後分項詳述。

   
1) 符合捐助國本身利益:今日的國際社會與過去的列強的目的差不多,將自身的國家利益擺第一,只不過多了個「人道」的藉口。「全球政策論壇」(Global Policy Forum)2005年的報告中指出的:「援助,主要是滿足了捐助國的戰略與經濟利益……,而不是考慮到受援國家的需要,這使得開發援助無法對症下藥。」

   
2) 受援者幾乎看不到援金:捐助的發展資金中,有很大一部分又回到捐助國承包商手中、購買捐助國企業的產品,以及浪費在收費過高和沒什麼效率的技術援助上,也就是那些捐助國的「專家」。這是許許多多捐助國都發生的事。

   
3) 捐助國的專家心態:西方專家認為解決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問題,基本上只是一種從富有者到貧困者之間的資源傳送。不管任何計畫,「專家」們一定要弄成他們想要的樣子。

   
4) 製造貪污與腐敗:金援巨額進了政客口袋的說法,已證實不是誇大之辭。請參見「重新思考援助策略」篇。

   
5) 援助項目非當地急需:受援國對外援一向是來者不拒,不管需不需要它,因為花的不是他們的錢。請參見「援助非當地急需的項目」篇。

   
6) 捐助國不重視「童軍計畫」:援助國只想建造引人注目的橋樑、大工廠、水壩等硬體。例如,台灣捐贈兩千七百萬美元建造哥斯達黎加Tempisque河上的友誼橋。各項自救計畫都被視為「童軍計畫」,不受重視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