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  
慈善事業通常都有最良善的動機,然而最糟糕的部分是這種慈善事業的過程中,做的只是花錢,卻沒激勵到任何人。慈善團體、救援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現在都已成為當地國社會運作的一部分,而且還是很大的一部分。這些組織的行動可能會造成受援者的依賴。受援者一旦失去可依賴的資助,即無所適從,回到原點,貧窮、無助如故。甘地曾說:如果我有權力,我會封閉供應免費餐點的慈善團體。這樣的慈善並不能增加國家的財富,不論是物質上或精神上的財富。

   
台灣農耕隊在西非稻作技術轉移工作的貢獻,在1962~1974年之間達到最高點。然而,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及其他歐美農業研究者,對台灣執行的這項計畫成效存疑,甚至有負面的評論。究其主因是,在1970年代由於這些西非國家,在沒有預警之下與台灣斷交,台灣農耕隊立即撤團回國,輔導工作也驟然中斷。而當時,這些輔導中的稻農尚處於「依賴」階段,因而他們之稻米生產方式又回到非洲方式之原點。

   
當年,台灣在西非的稻作工作,是循農技援外的慣例─服務性質,包括無償資金協助。農技人員指導農民種稻技術,俟農民學會新的種稻技術後再轉移到其他地區指導,以擴大稻作推廣工作。然而,當技術團資助移轉或中斷時,不論是因移轉或斷交撤團,皆導致農民頓失依靠。農民在『尚未累積足夠資本』的情況下,無法繼續採用新學會的技術。另一方面,水稻栽培所需的灌溉系統,因輔導的中斷,營運組織也失去了管理及維護經費的支援,因而無力繼續營運。(輔導中斷前,管理及維護經費均來自台灣農耕隊。)

       
台灣農耕隊在西非推行的稻作技術成效之所以受到懷疑,不是在技術層面,也不是這種技術不適合在當地推行,而是受到沒有配合條件之累。配合條件之中,以輔導時間過短為主因,導致農民資金及組織營運經費累積不足。

   
計畫轉移後「無法永續」,是台灣技術援助普遍發生的情形。援外計畫要能永續,解決之道無它,就是要有上述欠缺的條件來配合。首先,將無償協助改變為有償方式,藉以成立該計畫的基金,讓農民組織有自己的營運經費。另外一點是,技術輔導結束後,繼續提供農業信貸,讓農民繼續累積資金。計畫做到那階段,就不用擔心他們會走回頭路。不讓受援者養成依賴性,是永續的必要條件。
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的頭像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

    chiamin0513的部落格
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