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孝橋引道拆除,北門古蹟重見天日,卻無端引出「清朝美學」、「日本美學」及「中華民國美學」之詞。
所謂「清朝美學」的「北門」(承恩門),建於光緒年間‧有它的歷史背景。看到它,讓人興起「思古幽情」。
「北門」美或是不美,是主觀,否則和它同時完工的「東門」、「南門」和「小南門」,主觀的政府人員不會為配合1966年的觀光政策而改建。
被稱為「日本美學」的臺北郵局,原建築於1930年完工。三層樓建築,大門是圓拱門廊。
國民政府來台後將臺北郵便局增建為四樓,比例盡失。又將拱廊敲除,換貼顏色不協調的黑灰色大理石,非常突兀。已不是所謂的「日本美學」。
鄰近「北門」,最近整修完畢的「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」,整修前的破落,你會說是「日本美學」嗎?
尚未整修的「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倉庫」,是「日本美學」?建築物的歷史背景,讓它保存下來。
到過大阪「道頓崛」的您,會嫌廣告招牌雜亂,需要整頓管理?
到過紐約「時代廣場」的您,會嫌廣告招牌懸掛太高,需要整頓管理?
所謂「中華民國美學」的大樓豎立在「北門」後方,不得已的相處,產生不搭調的景觀。這是重點,廣告招牌統一管理後,兩者仍然不搭調。
這是所謂「中華民國美學」的大樓門面,也是台北街頭隨處可見髒亂現象。只執行「廣告招牌管理」後,仍然是所謂的「中華民國美學」。看看下面三張照片。
雜亂,如蜘蛛網的管線。
破損的廣告招牌繼續懸掛著。
污損或剝落的建築外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