奴隸制度()

       
歐洲人對蔗糖、咖啡菸草、靛藍染等的需求,帶給美洲三百餘年的奴隸制度。十八世紀,黑人奴隸貿易的巔峰期最為諷刺的是,當非洲人被捕捉到美洲後,他們採收的是同樣來自非洲的咖啡。

   
十六至十八世紀期間,美洲原住民因歐洲傳入的傳染病,高達數百萬人消失,島嶼與濱海地區尤甚。美洲當地的勞力短缺,無法滿足大農場的迫切需求。殖民地主曾經僱用歐洲的契約勞動者,在1650年遭遇瘧疾和黃熱病的肆虐,造成大量死亡。殖民地主因而將目光轉向非洲,尋找勞力來源。

   
葡萄牙航海家Prince Henry最早進行奴隸貿易的人諷刺的是,盤古大陸(Pangaea)在白堊紀一分為二,將南美洲與非洲隔開。隔了一億多年後,因奴隸貿易,兩大洲又連在一起了。

   
英國首創大規模奴隸買賣之後,荷、法、丹麥等國家也加入了大西洋奴隸買賣。十六世紀後半,中南美洲的的歐洲墾殖園的迅速成長,勞力需求量激增,黑人奴隸貿易成為牟取暴利的工具。這種貿易風險雖大,但利潤也驚人,有時會達到百分之三百。

   
台灣亦曾發生類似情形。當荷蘭人建立農業(米和糖),亟需技術較成熟的契約工。鄭芝龍在官方認可的人口販賣下,將成千上萬的福建饑民運來台灣,獲得可觀的財富。

   
歐洲人喜歡非洲奴隸甚於美洲原住民奴隸,一般的說法是非洲勞工比較好,比較可靠。另外的重要因素是,美洲原住民奴隸住得離原住民群體近,容易反叛、逃脫。然而,一個脫逃的非洲奴隸,在沒有黑色皮膚的美洲社會裡,極易辨識岀,無處可逃。同時,歐洲人也有意將不同民族和語言的非洲奴隸混雜在一起,以防止其團結。

   
奴隸貿易是英、法兩國商業在十八世紀迅速崛起於歷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織部分。例如,英國在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建立農業殖民地,禁止直接出口糖、菸草等產品。英國還規定所有由殖民地輸往母國的物品,都應該由英國船隻運送。迅速累積了英國的財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的頭像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

    chiamin0513的部落格
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