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《失去非洲的犀牛》()

       
《失去非洲的犀牛》書中敘述:『(查德的) Djadeya小鎮的……農民說自從台灣農團來了以後,七年下來,蓋了房子、買了摩托車、多娶了房太太、在城裏買了塊地、還買了十幾頭羊。……台灣在Djadeya發展了一個20公頃的蔬菜果園,養活了80戶農民,創造了800多個就業機會。』(136)

       
這成果看似小兒科,卻讓路透社記者Pascal Fletcher『左手本子、右手筆的不停的問,不停寫。』的確,『有農耕隊就有得拍,有得寫。』台灣的援外工作,早在1968年,已被美國的「時代週刊」肯定為「一種範圍雖小,但成效驚人的技術援助計畫」。

   
然而,到目前仍見效的援外工作,卻遭國內的援外決策者忽視。計畫本身依然沒有偏差,經過了四十年,第三世界的農民依舊困苦,甚至更苦。重點是台灣的官方援外心態,不重視讓當地人自己組織起來解決問題的各項自救計畫。台灣和世界上其他援助國一樣,只想做引人注目的橋樑、公路、大工廠等硬體建設。和《到葉門釣鮭魚》小說中的首相一樣,在揭幕儀式上有個拍照亮相的機會。

   
台灣的農技援外在有限的經費下,計畫一向規模不大。根據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2004年報記載,外交部委託辦理駐外技術團、醫療團等的業務年度總經費計新台幣僅12.3億元(折合3,727萬美元)。少於微軟比爾蓋茨的贈款三億餘美元,股神巴菲特之子Howard Buffett 基金會的除饑計畫的經費三千八百萬美元。

   
美國智庫太平洋研究所(Pacific Institute)的創辦人Peter H. Gleick 博士曾指出:通常,一千美元的方案才是貧窮地區最急需的。技術團做的就是這種方案,執行計畫的村莊數目,是多是少,全依經費預算而定。

   
駐查德技術團的工作不只是輔導Djadeya小鎮,不過在有限的預算經費下,相信也不會太多。技術團的技術人員必定尚未發揮他們的工作極限,如果能將業務經費增加,他們必能做出「範圍」,而「成效驚人」的技術援助成果。

   
台灣與其拿四千萬美元(金額比駐外技術團、醫療團業務年度總經費還多),去做「計畫執行的後續情形,事實上也不是我方都能一一盯得很緊的」救難專機贈款。何不增加些農技援外預算,「擴大」執行「成效驚人」的農技援助計畫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