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1年,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,淡水鎮長郭哲道宣佈訂定每年62日為淡水鎮「馬偕日」,紀念馬偕一生無私的付出與奉獻。這是全台第一個為外國人訂定的紀念日;也是全台第一個與地方歷史緊密結合的節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馬偕博士(George Lesile Mackay1844-1901)加拿大宣教士。西元1872年抵淡水,開拓教會。將傳教與醫療相結合,引進西方醫學,開醫館為民義診,促成了台灣現代化醫學的發展。創辦牛津學堂、淡水女學堂,以新式教育啟迪民智。直至190162日,因喉癌病逝,享年57歲。他一生以新式教育啟迪民智,開通社會風氣為志業,對台灣現代化影響深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淡水教會是馬偕博士親手設立之教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

1890年以前,淡水教會皆在附近租屋。之後,在教堂今址改建第一所教堂。1915年二度改建。1928年因已容納不下全部信眾,並且為了紀念設教60週年,於1931年開工,1933年完工。1986年教堂曾大規模維修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全台灣第一個西式醫院「滬尾偕醫館」,為台灣提升醫療品質之先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1883年設立「淡水女學堂」,開啟女子教育之先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馬偕牧師毫不保留地說出對台灣的熱愛。在人生的末了時,寫下「最後的住家」這首詩歌(台語)

   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!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。
   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! 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。
   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,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,
    波瀾大海遙遠的對岸,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

   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!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您。
   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! 我一生的快樂攏在此。
   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,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,
   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裏,找到一生最後的住家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