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國際合作
近年來,一般民眾認為台灣的援外是凱子外交、金援外交的迷思的同時,有不少人不禁想起,當年大家耳熟能詳,對友邦人民最有實際幫助的農耕隊哪裡去了?答案是:今天仍有二百餘人,繼續在非洲、中南美、加勒比海、亞太及西亞等地區,默默地工作著。農耕隊並未消失,不過是換了個不是人們熟悉的名字,隸屬國合會的「技術團」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世界各處殖民地相繼獨立,尤以非洲大陸最為蓬勃。1960年,非洲地區有十七個國家先後獲得獨立,皆一一加入聯合國。那一年,聯合國第十五屆大會表決「中國代表權」案時,台灣在非洲的八個邦交國中,僅兩國支持我國。
鑒於非洲集團在第十五屆聯大對我不利態度,政府察覺到傳統的外交方式,已不足以因應新的國際情勢。同時也確認到日見增加的非洲新興國家,今後在國際社會中,將形成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。為維繫我在聯合國之地位,政府必須與友邦之間,發展互惠互利的實質關係。
國際間的經濟合作方式與形態內容範圍極為廣泛,如贈與、貸款、投資或技術等。經慎密研究,政府在兼顧對方的需要,和我方的能力下,提出了『農業出國,外交下鄉』援外策略。運用台灣的農業發展經驗,與非洲國家進行農業技術合作 (簡稱農技合作),協助非洲友邦運用其人力及資源,達到農業自立自足的目標。
於是,一個命名『先鋒案』的計畫在1961年誕生。以『農業技術合作』配合外交政策,爭取非洲新獨立國家的友誼,達到維護我在聯合國席次的目的。台灣在接受美援的同時,將受惠於美援的農業建設效果,推及其他新興友邦。
一九六一年底,首批農耕示範隊派往賴比瑞亞,正式展開在非洲的農業技術合作。次年,在利比亞成立第二支農耕隊。由於這兩個農耕隊的成效驚人,打響了我國農耕隊的聲名。上伏塔、象牙海岸等非洲國家紛紛提出協助彼等增產稻米的要求。自此,台灣從受援助國家逐漸走向援助國家,回饋國際社會。
由於農技援外工作的不斷擴充,政府於1962年成立「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」。1963年以後,合作的內容由農業而漸及獸醫、手工藝、漁業、釀造等項目。同時,技術合作國家亦擴及巴西、沙烏地阿拉伯、菲律賓等國。1970年至1971年間,是我國技術援外的尖峰時期,駐外團隊達四十餘個。
一九六二年,執行『先鋒案』的次年,十五個非洲友邦全數支持我國,甚至有兩個無邦交友邦亦投票支持。一九七一年,我國退出聯合國的那一年,與我有邦交關係的二十個非洲國家,亦有十五國支持我國。農技合作,就政治效果而言,至少延緩了中國在非洲全盤將我孤立之陰謀。
一九七一年,中國進入聯合國之後,國際社會轉向,非洲友邦紛紛與我國斷交,也結束了雙方的農技合作關係。迨至八十年代,在非洲的技術團僅剩下三個。
一九七二年起,技術合作重點轉移至具有眾多邦交國之中南美地區。經加強與邦交國家之實質關係,達到鞏固邦誼的目的。由於技術合作國家涵蓋範圍已不局限於非洲地區,一九七二年成立「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」(簡稱海外會) 接替原先的「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」。
一九九○有十餘國相繼與我國復交或建交,尤其在非洲地區。這些國家均要求我國協助發展農業,以達到糧食自給自足目標。技術團的進駐成為建立外交關係的必備條件,外交政策的關鍵工具。
海外會於1997年7月1日併入成立於1996年之「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」(簡稱國合會)。隨著世界潮流的演變,國際合作的領域也越來越多元化,國合會的技術合作內容不再局限於農、漁、牧技術服務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