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再談產銷班經營外銷()

       
有些人總是誤解,生產者在貿易中處於劣勢,外銷商透過貿易來剝削生產者,由此產生何不自己經營外銷的想法。在現代經濟社會中,貿易的基礎不是絕對優勢,而是比較優勢。各方生產並出售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勞務,換取自己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或勞務,雙方都可以獲益。貿易中強的一方有絕對優勢,但並不會在各方面都有比較優勢;弱的一方儘管沒有絕對優勢,但必定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比較優勢。雙方合作,是以自己的強項來與對方進行「比較優勢」的交易,並不是讓小農為外銷商賣力

   
為了不讓策略與現實脫節,技術團除了應評估產銷班進行外銷業務,在哪方面可以表現得比較好,哪方面還沒有能力外,更需評估技術團結束輔導後,是否還能永續經營?

       
技術團的產銷班公司化的構想,不在於表面的追求成長,而在於誤以為「大」就代表「成長」。過度執著規模大就會有更卓越的成長與報酬,進行大的投資來獲得更多利潤,這裡就包含著風險因素。做風險決策時,要考慮的不是在順暢時能賺多少錢,而是在負面效應時能否承擔得起。忽略了風險與長期的穩健發展,就會由原先的成功走向衰敗。

   
以目前狀況而言,產銷班幾乎欠缺所有外銷公司化的重要先決條件。快速外銷公司化,對產銷班成長未必能發揮正面的助益。縱然在技術團主導下開創,一旦技術團退出,則無法永續。農民不一定要自己外銷產品,農企業經營重在企業化經營擅長的本業,這才是成功之道。想自身經營外銷的設想,要在短時間內實現,幾無可能,甚至註定難逃失敗的命運。產銷班成員依舊是一般的小農,把資源集中於最擅長的領域,根據自己的能力決定發展方向,才是上策。不過,技術團有些專家有時會直覺認定:「我們可以幫助從事這項業務,產銷班累積了經驗後,他們可以發展出必要的能力。」然而,經驗真的這麼容易累積嗎?

   
亂變一通和不知變通一樣。改變要的是一種科學的進展,按部就班地做。產銷班不是不能做外銷,但要有階段性。將所有的學習、開發、經驗累積過程通通都不要,從零跳到一百的「大躍進」思維實在可怕。學學華爾格林(Walgreens),它的執行長Dan Jorndt 說:「我們是一家先會爬,再學走路,然後跑步的公司。」產銷班寧可做可能且可預見成果的事,不可急功近利,做無法永續的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的頭像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

    chiamin0513的部落格
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