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援 外 的 世 界 潮 流

  
聯合國大會在20009月通過的千禧年發展目標(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),將「降低貧窮」定位為世界共同的開發目標以「在2015年之前將赤貧人口減半」為發展目標,展現協助窮困國家對抗貧窮的企圖心。事實上,降低貧窮問題原本即是「援助課題的正途」,現今提出的各式各樣援助方法,大多萌生於19701980年代。

   
在二十世紀五、六十年代間,經濟發展強調的是追求國民生產總值(GDP)增長。當時國際援助所扮演的角色是,促成資本累積及現代部門的經濟成長。認為讓國家產生足夠的經濟活動,成長的利益「最終」會向下滲透,讓窮人分享。事實上,在多數發展中國家,總體經濟的成長,並未使下層民眾受益,而是富者愈富,貧者愈貧。因此,促成了1970年代人類基本需求(Basic Human Needs)概念的誕生。

   
1970年代以後,國際援助開始以農村地區的貧窮階層為直接對象。在一定地區實施整合型農村開發專案(Integrated Rural Development),投入農業技術、資材供給等綜合性開發,以及教育、健康、乾淨用水、營養、居家等人類基本需求為中心的援助。台灣駐巴拉圭農技團在1980年代執行的農牧示範村計畫,就是實施整合型農村開發。

   
1980年代,包括台灣的亞洲新興國家達到顯著經濟成長的同時,也成功地減少了貧窮的狀況。但大多數拉丁美洲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及南亞國家的經濟卻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、經濟成長停滯,以及貧窮人口不斷增加。人們開始質疑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危機,起因於受援國的政治及社會環境等内在因素。

   
各界針對不論施予再多援助也沒接受能力的國家,討論其援助吸收能力的問題。開始有人主張為了提升援助效果,必須策略性地篩選施援對象及方法。同時,也逐漸意識到國際援助必須與當地政府和民眾相互合作,才能為開發中國家帶來發展。

   
那麼我們的農技援外呢?台灣的技術團(以前稱農耕隊、農技團)自始走的就是「援助課題的正途」,以「降低貧窮」為終極目標,與駐在國政府機構合作輔導小農,提昇貧農之生產力,進而改善農村生活水準。

  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的頭像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

    chiamin0513的部落格

    佳銘的管窺與管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